為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山西省啟動實施了以玉米機收為重點的“三秋”會戰(zhàn),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玉米機收面積逾50萬畝,預計該省今年玉米機收面積將達到400萬畝以上,比2009年翻一番。
據國家統(tǒng)計局山西調查總隊提供的數字顯示,2010年山西省玉米種植面積達到2251萬畝。從生產實踐看,一臺玉米聯合收獲機可替代60至70個勞動力,平均每畝地為農民節(jié)省投資100元左右。2009年全省玉米平均機收率約為10%,機收水平低成為了制約玉米生產的“瓶頸”,加快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山西省農機局局長王立偉提出,秋糧是糧食的大頭,秋季機械化作業(yè)是農機化生產的重中之重,今年將至少完成玉米機收面積400萬畝,比去年翻一番;完成機械化秸稈還田面積1100萬畝;實現小麥機械化播種面積1000萬畝。
據介紹,為了進一步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山西省農機部門將出臺一系列政策,對農民購買玉米收獲機械,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鼓勵,并扶持從事玉米機收的農機專業(yè)合作社和農機大戶開展跨區(qū)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