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年底,山東省共取消政府還貸二級、一級公路收費站64個,涉及5500公里,年減輕社會通行費負擔10.6億元。
2009年1月1日起,中國實施了醞釀十年的成品油稅費改革,在不提高現(xiàn)行成品油價格的前提下,將成品油消費稅單位稅額相應提高;同時取消原來在成品油價外征收的公路養(yǎng)路費等6項收費,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按照改革方案設計,成品油稅費改革新增的稅收收入,全部用于替代養(yǎng)路費等“六費”支出,補助各地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增加對種糧農民、公益性行業(yè)和部分困難群體的補貼。
例如,新疆克拉瑪依市對出租車出租車按每車12950元標準進行補貼,城市公交每標臺28320元,農村客運一級網絡車輛補貼標準為每車15000元、每客位600元。
據財政部統(tǒng)計,改革至今,中央財政共撥付農、林、漁業(yè)、城市公交、出租車、農村道路客運、殘疾人專用機動車等行業(yè)和困難群眾等油價補貼資金1534億元,撥付種糧農民直接補貼4524億元。
因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而造成的貸款償還,中央財政補貼60%,地方財政承擔40%。
對于公路收費人員的安置,各地采取“轉崗不下崗”原則,很多人被充實到公路養(yǎng)護和管理部門。改革涉及的待安置人員在全國共有44.69萬人,如今已經基本安置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