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報告: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能源安全構成挑戰(zhàn)
2007-09-22 來源:上海證券報 文字:[
大 中 小 ]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金柏松
8月29日,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價格開盤時每桶飆升4.67美元,達70.8美元,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心理大關。油價劇烈波動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比油價短期行情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國的能源安全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中國經濟發(fā)展正在經受能源關的嚴峻考驗
1、原油進口規(guī)模擴大和依存度上升帶來安全問題。隨著全球制造業(yè)涌入中國,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這固然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fā)展提供了契機,但也使中國的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從1993年起,中國已經成為能源凈進口國。近年來,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能源的進口更是急劇增長。從2000年到2004年我國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的進口情況看(見下表),我國能源進口幾乎年年大幅增加,2004年進口原油數量為1999年2.3倍,金額增加6.3倍。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也由1995年的7.6%增加到2003年的34.9%,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04年我國對原油的進口依存度進一步攀升至42.8%,原油消費占世界6.9%。
據我國石油專家分析,我國石油需求從1978年到1990年為平穩(wěn)增長時期,消費量從1978年的9130萬噸增長到1990年的11030萬噸,年均增加158萬噸,年均增長率為1.6%。1991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我國石油需求進入快速增長時期,石油消費量從1991年的1.18億噸,增加到2003年的2.7億噸,平均每年增長1170萬噸,年遞增7.1%。近兩年來,石油消費增長速度進一步加快。2003年與2001年相比,石油消費總量增加4200萬噸,年遞增8.7%。2003年我國石油消費總量2.67億噸,其中國內生產1.62億噸,進口是1.05億噸。
根據以上發(fā)展趨勢,我們來分析未來石油進口狀況:假設從2006年至2010年我國經濟年增長率為7.5%;我國能源消耗水平和能源結構基本不變;國內原油產量保持在1.72億噸水平不變,那么,預計到2010年我國原油總需求將達到4.76億噸,將進口原油約3億噸,原油進口依存度達到63%,占世界原油消費的10.3%(未包括成品油進口)。我國能源需求如果如此大量依賴國際市場供應,相應地帶來的問題就是供應安全和運輸安全。目前我國能源安全依靠的是國際市場健全的經濟體系和全球化的分工體系正常運轉。如果以我國目前的國力單獨保障能源安全顯然是力不從心的。因此,今后我國能源安全戰(zhàn)略面臨兩種選擇:一是選擇自身安全體系建設,自己保衛(wèi)自己的安全;一是選擇參與和維護世界經濟體系正常運轉,在全球化體系中加強我國地位,使我國成為這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國際市場高油價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影響。2003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步步高漲,至今期貨價格已經升至70美元一桶。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國際油價每桶在23至28美元區(qū)間內波動屬于合理價位。超出這個價格區(qū)間過低或過高對世界經濟影響均不利。所以,現實中油價高攀,早已對世界經濟增長構成威脅。據預測,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每漲10美元,美國、日本、歐盟經濟增長率將回落0.2%、0.4%、0.5%,而發(fā)展中國家將平均回落1.5%。2004年,原油價格上漲給中國帶來的直接成本代價是136億美元,其中原油進口方面多支出75億美元,石化產品多支出61億美元,而這個數字是去年GDP總量的0.9%。筆者測算,2005年1-7月中國為進口原油和成品油價格上漲已經多支付82.43億美元,比2004年同期支付的更多,這意味著油價上漲直接影響我國經濟將由此少增長一個百分點,如果再考慮間接影響其造成的損失將更大。
現在我國經濟局部過熱得以平息,除了2004年國務院采取宏觀調控措施發(fā)揮作用之外,還應該有能源緊張、進口原油價格上漲的因素起到了剎車的作用,F在油價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明確地顯示出來,有車族會感到錢包吃緊,因為汽車用油的價格相比2002年,已經接近翻番。近日,國家發(fā)改委和民航總局還批準了民航公司在國內航線恢復收取燃油附加費的請求,起征收燃油附加費對旅游、商務考察等也將會造成一定影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同樣遭受油價影響,作為石油消費大戶的發(fā)達國家,卻在石油漲價過程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原因在于其單位GDP消耗的石油少于發(fā)展中國家。中國萬元GDP的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9.7倍。所以,中國受油價的影響比發(fā)達國家要更大,比一般發(fā)展中國家也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當前遭遇的是雙重能源打擊:一是國內本身能源供應嚴重不足;二是進口面臨國際市場油價劇烈波動的影響。國際原油生產現在已接近極限,油價正處在高度敏感時期,一有風吹草動油價都有可能非理性直線上升,爆發(fā)第三次石油危機。進一步設想,如果現在爆發(fā)石油危機的話,由于我國原油戰(zhàn)略儲備剛剛起步,不如美歐等發(fā)達國家儲備豐富、耐沖擊力強,我國經濟將會面臨更大的沖擊。
以上分析表明,我國能源安全、經濟安全正面臨嚴峻挑戰(zhàn),特別是高價油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從2004年起已經顯現。1990年代后期爆發(fā)的東亞金融危機對我國的警示記憶猶新,如何防止高油價越過我國可以承受的范圍是我國當前最緊急的課題之一。需要從近期著手,結合中、遠期考慮,分步驟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