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最大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分析市場因素 理性看待節(jié)后棉花走勢
2007-10-10 來源:中國紡織網資訊 文字:[    ]
節(jié)后,鄭棉期價受市場多頭氣氛強烈?guī)哟蠓吒,主?05合約一舉突破前期15600關鍵壓力位,但與此同時,國內現貨價格卻未有明顯上漲,
  
    605合約大幅低開,收盤是比前日下跌330點。從買賣雙方的心態(tài)來看,由于節(jié)日期間紐約期市棉價漲幅較小,而節(jié)后新疆棉和外棉的到貨速度加快,棉商的看漲預期受到一定影響;
  
  此外,紡織企業(yè)雖然對棉價小幅上漲能夠接受,但隨著新疆棉和外棉庫存大量到貨,一定程度上制約棉價的上漲進程。筆者認為,近階段棉花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受棉花企業(yè)售棉心理的影響,如果節(jié)后現貨棉價保持平穩(wěn)或略有上升,那么企業(yè)售棉意愿增強,棉價回落在所難免。
  
    從國內來看,目前影響現貨市場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幾點:一是節(jié)前節(jié)后補庫情況。在去年11—12月,伴隨現貨價格的溫和上漲,不少大中企業(yè)選擇了提前增加庫存,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應壓力。但進入3月份,新疆、甘肅的運輸狀況會得到改善,將有近120萬噸棉花陸續(xù)進入內地市場(節(jié)后江蘇鹽城和河北一些棉商進口的SLM級美棉報價14200元/噸,外棉相對國產棉而言,價格上的優(yōu)勢已大幅縮。。
    二是中國棉花協會剛剛發(fā)布的月報顯示,2005年中國棉花總產量為57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62萬噸(減幅僅為9.8%,比USDA的1月份月報高出來近40萬噸),減產的壓力有所減輕。
    三是很大一部分拿了配額的(1%關稅或5%關稅)的大中型棉紡廠都集中在春節(jié)以前購買了一些外盤訂單,這些貨物將集中在2月下旬以后運出或到港,節(jié)后短期內外棉的需求量并不很大。四是如果150萬噸進口配額下發(fā),將直接導致外棉報價大幅下跌。只要有需要,國家就會發(fā)放滑準關稅進口配額,這將導致配額棉花預期價值降低,相應的可能會有300—500元的價差。五是紡織出口形勢。由于歐盟和美國分別將設限期限定在2007年底和2008年底,意味著中國紡織品出口完全享受貿易一體化待遇將延遲至2008年以后。隨著人民幣升值、原料價格上漲、能源運輸緊張等不利因素影響的顯現,尤其是美歐貿易摩擦的干擾,2006年的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從國際市場來看,基本面利空因素猶存。伴隨著美棉期價不斷走高(接近歷史高價區(qū)59美分),今后一段時間上漲空間有限,極有可能展開回調。美國農業(yè)部1月供求月報顯示,本年度全球棉花庫存量1105.5萬噸,庫存消費比32.4%;美國棉花期末庫存150.2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30.8%,較上年增加4.6%。有關美國棉花庫存的預計是建立其不斷增加出口的基礎上的,但今年美國棉花出口壓力很大,不僅體現在出口簽約上,還體現在裝運能力上,尤其是本年度之后Step2出口補貼將要取消,大量的美棉將在最后階段運往保稅區(qū),增加國內供應,從而在4—5月份對現貨價格產生壓力。從紐約棉花期貨持倉和登記庫存看,持倉量已經連創(chuàng)新高達131979萬包,其中三月合約持倉量大幅增加,這在其馬上面臨交割的情況下是少有的。截至1月31日當周,基金已經減持了1186張多單,同時增持183張空單,基金凈多單由上周的17741手減少到本周的16372手。這些因素都將影響到棉花價格的進一步走高。
  
    從目前我國棉紡產業(yè)的規(guī)模來看,2006年有關部門預計的1500萬噸產能紡紗量存在一定的過剩;從棉紡織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年增長率仍在59%左右來看,2006年受國內貨幣政策及原材料、原油價格走高的影響,棉花消耗很難達到之前預計的1100萬噸。今后一段時間,國內現貨價格將保持平穩(wěn)態(tài)勢,國內期貨價格如果漲至15900以上應予以警惕。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