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植物中提取食品添加劑的發(fā)展動向(一)
2007-08-27 來源:中國食品商務網(wǎng) 文字:[
大 中 小 ]
功能性食品和飲料是當今國內外食品工業(yè)新的增長點。鑒于近年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因而從天然物中提取,特別是從通常食用的植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添加劑和配料,也自然成為國內外開發(fā)的熱點。
本文介紹了近年國內外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功能性食品添加劑的發(fā)展動向,以及幾種具有開發(fā)前景的食用植物提取物:綠茶提取物茶多酚、葡萄皮及籽的提取物、大豆異黃酮、番茄紅素及植物甾醇的功能和發(fā)展動向。
。 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國際發(fā)展動向
在西方國家,由于不合理的飲食結構,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多,超體重者和高血脂、高血壓患者比較普遍,所以歐美一直十分強調低熱量、低脂肪食品和添加劑的開發(fā)。
以糖醇類食糖替代物生產(chǎn)無蔗糖甜食品,用菊粉等產(chǎn)品的代脂肪食品,還有用中碳鏈脂肪酸合成的低熱量脂肪等,在國際上均占有領先地位。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采用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提取物,并不十分重視和提倡。在亞洲國家,有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注重保健、功能食品的開發(fā)。
功能性食品添加劑,特別是一些天然提取物的明顯功效,也得到國際的公認。因此大量保健功能食品,以食物補充劑的方式進入美國和國際市場。近年在環(huán)保、安全、回歸大自然的影響下,西方國家也不甘落后,致力于天然提取物的開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的食藥兩用的植物,也開展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天然提取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劑,從歐美進入中國市場。
2000年和2002年兩屆歐洲健康食品添加劑配料展覽,參展企業(yè)400多家。從展出的產(chǎn)品看,天然提取物非常突出。如展臺中有植物提取物74處、植物化學品31處、天然抗氧劑75處、膳食纖維44處、大豆異黃酮38處。
展出產(chǎn)品中比較熱門和突出的有:標示有婦女保健、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疾病、改善骨質疏松4大功能的大豆異黃酮;有護眼功能的葉黃素;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活性高于維生素E100倍的番茄紅素等。2002年6月在美國IFT的展出,包括食物補充劑、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的功能性飲料和食品、植物提取的天然色素和抗氧劑、果蔬加工品(脫水物和微粉)、生物合成的功能低聚糖和肽等。
2002年8月在西安,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持召開的“功能食品科技與發(fā)展國際研討會”上,參加會議的有我國(包括臺灣地區(qū))、日本、美國、加拿大的專家學者150人左右。主要新技術新產(chǎn)品的報告,絕大多數(shù)是關于天然物或其提取物的。如植物異黃酮和骨質疏松癥、酶法提取番茄紅素、靈芝抗癌機制、枇杷葉提取物改善動物糖代謝、美國加州杏仁多功能、山藥的抗氧化活性、白黎蘆醇對骨代謝的影響、生物合成伽瑪氨基丁酸、竹葉抗氧劑、香椿萃取液對人類精子運動能力影響的研究等。
。 正確認識天然提取物
應該說明的一個問題是:天然物不等于均是沒有毒性的,合成物也不一定是不安全的。例如天然色素,大部分從植物中提取。國內外競相開發(fā),普遍認為是較安全的品種。但是從我國已經(jīng)批準列入使用衛(wèi)生標準中的40多個天然色素,只有甜菜紅、越桔紅、辣椒紅、焦糖色、蜜蒙黃、蘿卜紅、黑加倫紅、紅曲米茶黃素、柑桔黃等品種,使用量不受限制,可按生產(chǎn)需要適量添加。其余大部分品種,均有最大使用量的限制。
其中紫草紅最大使用量為0.1g/kg,和合成色素胭脂紅、新紅的限量相同;姜黃素最大使用量規(guī)定為0.01g/kg,比合成色素日落黃、檸檬黃0.1g/kg要低10倍。說明姜黃素的毒性高于合成的黃色素。最大使用量,是經(jīng)過嚴格認真的毒理學評價程序而確定的。不論是天然的還是合成的,列入使用衛(wèi)生標準目錄的品種,只要按規(guī)定的劑量使用,均是安全的。切不能認為天然物一定比合成物更安全。
特別是世貿衛(wèi)生及植物衛(wèi)生措施委員會2004年3月12日通報:日本厚生省因食品安全的理由,擬將38種食品添加劑,從現(xiàn)有食品添加劑的名單(非合成添加劑名單)中撤消。這些食品添加劑將不被準許在日本境內及境外銷售。擬批準日期不遲于2005 年2月,擬生效日期不遲于2005年8月。
這38種中除少數(shù)酶制劑以外,主要是天然提取物。而且這些提取物的原料植物,不是常規(guī)的食用植物(如防已、槐樹角、無花果、厚樸、復盆子葉等)。這進一步說明了,天然提取物必須注意其來源。不能一談天然物,就等同安全。我國衛(wèi)生部對保健食品的中草藥原料,也規(guī)定有幾十種不得使用。所以,采用傳統(tǒng)的食用植物提取的功能性添加劑,不僅在毒理學方面比較安全,消費者也容易接受。這可能是國際上一些功能性添加劑產(chǎn)品走紅的原因。現(xiàn)將近年國內外幾種具有開發(fā)前景的食用植物提取物,作進一步說明。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